目录

合作过程

最后更新时间 03 25, 2024

院端情况

体检中心有较高质量客户群体,一直在努力提升客户体验,组织院内专家到体检中心为个人解读报告

中科院有省级名医,老中医传承科室,配置豪华。主要服务重点客户的身体调理,客户多为口碑传播,信任度高

院端需求

经过深入探讨,我们定位院端的需求:

  • 中医科室的医疗资源需要进一步盘活,覆盖更多需要治疗的人群。
  • 体检中心报告解读耗费院内医生时间,且价值无法度量,面临持续性问题
  • 解读多为重复性工作,价值偏低,专家参与度低
  • 跨科室的协同,多为一次性,无法做到持续开展
  • 心血管病相关,如脑梗、心梗等问题,调研客户后,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

早知心项目正好能解决院端的这些需求,帮助流程的提升,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极大提升.

blog-detail-thumbnail

早知心与院端是如何协同开展工作的?

我们与院端进行了如下安排:

  • 需求整理和调研沟通,明确院端情况(2周)
  • 与信息科对接(3周)
  • 试跑计划安排(1个月)
  • 试用协议及试用开始(11个月)

执行中包括需求对接、相关协议沟通和签署

我们在医院取得的一些阶段成果?

早知心还在持续的运营服务中,我们总结近9个月的情况

  • 中医科室门诊量相较之前增加121%,科室能力显著加强
  • 新建立了从体检中心到中医科室的管理机制
  • 体检中心在客户侧增强了差异化服务能力

整体框架

最后更新时间 03 25, 2024

blog-detail-thumbnail

早知心是AI的医疗场景

我们通过医疗AI和AIGC作为基础,提供面向医生、个人、企业、体检机构的多终端服务场景。AI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,也为整体运作提供了核心内核。

数据获取路径是什么?

我们从体检业务系统和PACS系统获取数据:

  • 体检提供提供血压、血脂等检查数据.
  • PACS系统通常是为我们提供体检客户的影像数据,但是如果不使用钙化积分产品,这部分数据并不需要

我们以检查数据为核心,进行分析处理,不涉及院内信息化监管要求。我们会拿到客户授权使用数据,严格执行数据管理要求。

多终端能力有差异么?

有的,个人端没有PC端。医生端的PC端功能比手机端要丰富一些,但是使用手机端基本满足日常需求

部署结构

最后更新时间 03 25, 2024

blog-detail-thumbnail

部署方式:

  • 案例医院网络内部署了前置服务。因为院端网闸影响
  • 出入网都进行了数据加密处理,保证传输安全
  • 云端主要部署小程序服务端和算力集群,用来处理大模型相关结果

科室能力建设

最后更新时间 03 25, 2024

早知心获益科室,主要有中医科和体检科两个科室,基于案例结果总结如下

中医科室:

  • 科室门诊量持续增加
  • 为扩充科室能力提供了数据依据
  • 科室能力在患者端,形成口碑
  • 完成了卫健委对中医科室的评估考核项内容
  • 中西医结合,科室建立了一级预防能力

体检科室:

  • 统管大健康管理体系,调动院内资源服务健康管理流程
  • 增加了高价值的心血管早筛产品,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
  • 体检中心在院端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
  • 有力的增加了个人客户、团队客户的粘性

数据管理

最后更新时间 03 25, 2024

早知心高度重视数据安全,数据最小使用原则。

在案例医院合作,我们做了如下事项:

  • 我们仅对接了体检业务系统,体检系统不属于院内监管体系。
  • 我们与院端签署了数据安全承诺书,保证数据使用范围和场景。
  • 我们与每一位用户,签署了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协议,保证数据使用的合规、合法。